“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摘要:为了保护本国传统知识免遭生物海盗者申请国外专利并最终损害印度传统产业的利益,印度启动了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Traditional Knowledge Digital Library,后文简称TKDL)项目。TKDL建立之后,不仅成功地抑制了针对印度传统知识的生物海盗行为,夯实了印度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而且促进了印度传统知识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TKDL的背景、组建、运作、成效和发展趋势,并对其利弊作了简要评析。
一、印度建立TKDL的背景
伴随着全球一体化以及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丰富的传统知识被剽窃并被申请为他国专利的事件时有发生。目前专利制度的地域性(例如各国与新颖性和创造性相关的现有技术规定的不一致),以及传统知识与专利检索系统之间的语言和形式障碍,也助长了此类生物海盗行为的出现。而一旦此类专利申请成功授权,发展中国家要在国际层面上无效或者异议这些专利,就得付出极高的成本,据统计,要反对一项此类专利授权,开销通常在20万到100万美金之间,时间一般得5到7年, 甚至超过十年,例如墨西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无效Enola Bean专利用了10多年,印度在欧洲专利局(EPO)无效Neem专利和Monsonto Soybean专利,分别花了10年和13年的时间。[1] 正是在与生物海盗行为做斗争的过程中,印度逐渐意识到,如果印度现有的传统知识能够系统加以文献化,并以国际专利局能够理解的语言加以呈现,就能够帮助专利审查员进行更有效的在先技术检索,从而预防错误专利的授权,避免事后高昂和拖沓的专利异议和无效程序。在这种背景下,印度发起了TKDL的项目。
二、印度TKDL的建立及发展
(一)TKDL的启动过程和执行者
TKDL的启动首先获得了WIPO的肯认和支持,在1999年,WIPO的信息技术常务委员会(SCIT)肯认了发展中国家建立传统知识数据库的必要性。紧接着,当时的印度医药健康司(ISM&H,后来的AYUSH)被指定启动保护传统知识(尤其印度草医药学)的措施。1999年10月,时任印度国家科学交流和信息资源研究院(NISCAIR)的院长、前印度国家信息中心的高级技术总工的V.K.Gupta先生向ISM&H提交了保护方案的报告,并开始组建跨部门的工作组。2000年5月,V.K.Gupta先生向ISM&H提交了TKDL工作组报告,2001年1月,该项目被印度经济事务内阁委员会批准。2001年7月,TKDL软件及其说明书和设计工作开始启动。2001年10月至2002年3月之间,印度建立了由IT助理、草医药学和专利审查员等人员组成的项目团队。
从启动和组建过程来看,TKDL项目是由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CSIR)、印度科技部、印度健康与家庭事务部、印度草药医学、瑜伽自然疗法、尤那尼、悉达和同种疗法司(AYUSH,前身ISM&H)共同合作进行的。负责TKDL项目具体执行的CSIR具有行政资源和技术资源上的优势,因为其理事长即印度总理,而且自身是印度最大的科研机构,有1.3万多名科研雇员,其下属的国家科学技术和发展研究所(CSIR研究所)是TKDL数据库专家团队的组织者。[2]
(二)TKDL的数据来源与转录工作